時間:2010/12/22~2011/06/19

開放時間:09:00~18:00(週一上午休館)

展覽內容:

 
廟尪仔,是早期臺灣民間對交趾陶的稱呼,融合雕塑、釉彩及燒陶等多種藝術於一體,因多應用於廟宇建築裝飾,並取其人偶塑像而得名。自清代隨閩、粵陶匠傳入臺灣後,經由世代承傳,匯集了許多匠師的巧手藝思與經驗智慧,並飽含歷史、宗教、民俗、戲文典徵等文化底蘊。
廟尪仔,是早期臺灣民間對交趾陶的稱呼,融合雕塑、釉彩及燒陶等多種藝術於一體,因多應用於廟宇建築裝飾,並取其人偶塑像而得名。自清代隨閩、粵陶匠傳入臺灣後,經由世代承傳,匯集了許多匠師的巧手藝思與經驗智慧,並飽含歷史、宗教、民俗、戲文典徵等文化底蘊。
本次展覽展出交趾陶文物共145組件,分別從傳統建築的裝飾位置、題材表現及匠派系統,深入介紹臺灣交趾陶工藝的精髓與內涵。進入展區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「說交趾陶」單元,讓民眾初步認識交趾陶在臺灣的多種稱謂與發展起源;「傳統建築與交趾陶」則從交趾陶於傳統建築的裝設位置,說明交趾陶造型「有前無後」的特性,或與剪黏、泥塑的搭配表現;「看廟尪仔搬戲」以熱鬧紛呈的戲文劇碼,感染民眾觀賞情緒,並展現匠師劇目編排的功力;最後的「巧藝‧匠心」單元,則帶領民眾一同走過臺灣交趾陶的分期發展與現況,並觀照本土匠派的師承脈絡與關係。
欲之詳細內容請見:
http://www.ncfta.gov.tw/ncfta_ce/main/index.aspx
 
 

海田的主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蝶戀花.jpg 

活動時間:2010/6/12 ~ 2010/12/26

活動內容:

此次展覽的主軸為花卉及蝴蝶兩相邂逅的意象,象徵人世間生命的美善以及對愛情美好的期盼,充分點綴出藝術家創作過程的心靈感受。本次展出36件作品,主要以創作者收藏多年的和闐白玉搭配鎏金銀飾、琥珀瑪瑙、琺瑯點翠等老物件為素材,並嘗試以貝殼、水晶玻璃等現代新式材料作風格變化,兩者搭配繩結藝術的造型組合,呈現出結線穿繞於新舊媒材之間,交織成風格獨特且韻味雋永的精緻佩飾。

展覽地點:傳統藝術中心的展示館

欲知詳細資訊請見:http://www.ncfta.gov.tw/events/201006special/


海田的主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活動日期:99年12月每個週末
活動主軸:「心靈原鄉‧古調新唱」音樂會,邀請4大金曲獎音樂團隊,包括:野火樂集(第18屆金曲獎得主)、雲力思(第20屆金曲獎得主)、屏東縣青葉國小(第19屆金曲獎入圍)、RS傳唱者音樂劇團(第15屆金曲獎得主),展現年輕族人對於部落傳統歌謠傳承的世代新意。
此週活動內容:本週末12/11-12/12,每日11:30、15:00場次)由第20屆金曲獎「最佳原住民歌手」得主-雲力思(泰雅族)、東冬.侯溫(太魯閣族)、國際頂尖吉他手大竹研(日本籍)、以及泰雅部落孩童們,一同展開泰雅天籟與世界音樂的悠揚對話。
表演人介紹:
     雲力思19歲時就已經與音樂同好組成女子搖滾樂團,擔任主唱兼貝斯手,在民歌餐廳表演、唱遍古今中外名曲,渾厚具爆發力的嗓音獨樹一格。30歲後她放下音樂、積極投入原住民社會運動,走上街頭搖旗吶喊,直到45歲隨原住民族權益促進會投入災區重建時,偶然上台哼唱古調鼓舞士氣,卻唱到台下的部落長輩淚光閃閃,使她毅然決定組成「飛魚雲豹音樂工團」,專注於泰雅族傳統歌謠採集、整理,以及泰雅族母語教學。之後屢次受邀至國外音樂節,於歐洲各地展現泰雅文化強韌的生命力與創造力,並於55歲時憑【Ga-ga】專輯榮獲第20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演唱人獎之肯定。
     雲力思是新竹尖石鄉的泰雅族人,兒時街坊鄰居,老人唱日文歌、年輕人唱國語歌,根本聽不到什麼泰雅古調。直到921地震後,才專心學習原本聽不懂,但每次聽、每次都感動到「起雞皮疙瘩」的泰雅古語。雲力思指出泰雅族泰雅族的歌謡並不多,即使在泰雅族的文化祭典中,歡樂的歌舞也比較少,主要是與祖靈溝通的咒文為主,對她而言,古調是意義神聖的樂曲,像是祖靈在透過她的身體發出聲音、傳遞訊息。
     面對自己遲至45歲後才學習母語歌謠的經驗,雲力思目前努力教導部落孩童傳統音樂及母語。本場音樂會她將母語歌謠轉化為童詩歌謠形式,透過輕快趣味的曲調,潛移默化地導引出部落小孩對自身傳統根源的關注,演出曲目包括:〈你叫什麼名字〉、〈祖父的一把刀〉、〈小朋友歌〉、〈我來自哪裡〉,並以舞蹈形式,伴隨音樂展現泰雅部落日常生活織布、狩獵、祭典等情境。值得一提的是,音樂會邀請到具備優秀即興能力的日本吉他手大竹研(Ken Ohtake),擔綱演奏及編曲的工作,為演出添加更豐富的聲音色彩與聽覺想像,展開泰雅天籟與國際樂手的悠揚對話。
 

海田的主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距今1300-800年前的史前遺物-淇武蘭遺址

以及

距今600-100年前的葛瑪蘭舊社遺物

600年來宜蘭的光輝歷史

在層層疊疊之中,一一挖掘構築

尋尋覓覓,找出最動人的特展故事

展覽日期:2010/12/03-2011/06/12

開放時間:9:00-17:00(星期一休館)

展示地點:蘭陽博物館 一樓展示室

聯絡電話:03-9779700

海田的主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沒了艷紅荷花的池畔,多了一份清幽

綠中帶紅的落羽松,悄悄訴說季節的替換

一片無垠水,圈畫住池中一蓮

CIMG2327.JPG 

陽光恣意的灑落,藍白的天一望無際

竹籐編的躺椅成了最佳觀賞處

吱吱喳喳的聲浪一波一波響起,是麻雀還是其他鳥兒在歌唱?

早已分不清

CIMG2345.JPG 

聲響是如此的接近,又似繞谷而至,究竟是從哪兒發出的聲響

海田的主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