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與西塔琴 科羅曼德印度融合樂團

活動名稱:

「亞太傳統藝術季」系列活動-「傳奇絲路-樂舞Bazar園遊會」

活動日期:

10/1-12/3每週一至週五,10:00、13:00、16:00在傳藝中心雨天表演場演出

活動內容:

倫敦三味線俱樂部樂團、塔拉那現場藝術……等6個團隊輪番駐園表演,呈現多元豐富的民族樂曲,帶領民眾一同旅行孕育文明的絲路地區。從11月2日起每週二邀請到「印度音樂聯盟」駐園演出,四個來自不同國家的音樂人,帶給您前所未有的心靈的淨化與音樂的冥想。

表演簡介:

「印度音樂聯盟」四位成員分別是來自日本的Waka及Yo、來自澳洲的Paul,以及來自台灣的盧欣民。 北印度興都斯坦音樂(Hindustani)非常具有感情色彩,那種感覺就像在欣賞一件異常華麗的印度紗麗,光彩眩目。北印度古典音樂一般是純粹的師傳關係,也因此帶有非常明顯的個人氣質和世傳脈絡。在北印度興都斯坦音樂的演奏當中,以西塔琴(Sitar)及塔布拉鼓(Tabla)為主。西塔琴是個鑲上薄木板的長頸大葫蘆,可同時演奏主旋律,和絃以及共鳴音;塔布拉鼓是一對單面手鼓,是北印度音樂中主要的節奏樂器。那豐富的技巧和華麗的音樂令人心思迷醉,而靈巧的指掌在鼓面舞動游移,奔放出酣暢淋漓的能量,絕對讓你有如醍醐灌頂,心曠神怡!!
演奏西塔琴的Yo表示,西塔琴是北印度一項很重要的樂器,底部是用南瓜製成,一共有20條弦、分為上下兩排排列,上方若是有7根弦的可演奏出低音部的音律、6根弦的屬於中、高部,可演出中高音域。演奏西塔琴時通常都盤腿而坐,樂器很重要因此不能放在地上要放在腳掌上。印度音樂的演奏者通常在演出時結合瑜伽,演奏者在盤腿冥想的過程中和宇宙的原音有所對話。
就像在演出時一直會聽到的一種「嗡…嗡…」的長音,這個聲音類同於節拍器也就是宇宙中的原音,能淨化演奏者的心靈,演奏者心靈平靜之後,即能演奏出天人合一的音樂。演奏塔不拉鼓的盧欣民也指出,塔不拉鼓是雙鼓組成,在演奏者左邊較大的鼓是主旋律、右邊較小的鼓則擔任節奏伴奏的角色,演奏者會在心裡默念節奏,南北印度音樂有不同的念法;在北印度音樂中,經常聽到西塔琴和塔不拉鼓之間有所對話,並且在演奏印度音樂時該音樂的結構是非常嚴謹、注重陰陽、虛實的音樂節奏交替,有很深的哲學思考在表演藝術中。

欲知詳細資訊請參閱以下資訊:

1、民藝園網站http://art.pcsc.com.tw/

2、傳藝中心facebook網站http://art.pcsc.com.tw/fb

3、電(03)950-7711轉228洽詢。

以上資訊從傳統藝中心官網轉載http://www.ncfta.gov.tw/ncfta_ce/c05/c05020510.aspx?E=SWRlbnRpdHlJRD00NzM=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海田的主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